齒顎矯正也就是俗稱的戴牙套,其實並沒有什麼年紀上絕對的限制,對於還未成年有生長潛力的患者,治療的優勢在於可能有引導骨骼的生長方向或者是去除掉外在環境干擾所造成的異常咬合,但相對來說,這樣的青少年孩童在治療中的配合度與耐心就是治療上的困難點。相反的,成人患者通常都是深思熟慮過才來矯正的,配合度一般來說都不會是問題,但耐心的部分就要靠醫病關係去維持。而成人矯正的困難點在於骨骼已經沒有發育的空間了,而且如果患者口內已經有牙周病的問題,又有缺牙或者是假牙、牙橋之類的贋復物,要達到理想咬合的矯正治療相對就非常困難。通常是需要跨科治療才有辦法達到。
矯正治療中,牙齒的清潔是非常重要的,在成人患者身上更是如此,所以當患者有牙周病問題的時候,在矯正治療前必須要先會診牙周病醫師,先將牙周病控制下來才可以開始矯正治療,而後我的治療習慣是每三個月回診一次牙周病專科醫師追蹤牙齒情況,減少牙周病在矯正治療中復發的問題。
另外缺牙空間也是一大問題,通常缺牙可能會伴隨著對側或鄰近牙齒的過度生長以及歪斜,這時候如何控制咬合改善深咬或錯咬、缺牙空間的調控去減少缺牙數量亦或者調整牙冠牙根比例去降低牙齒受力以及搖晃,都是在設定矯正治療計畫要考量的。在這部分必須與假牙醫師以及植牙醫師多次討論才能設定出一個完善又能符合患者成本的治療計畫。
因此搭配矯正全口重建的患者,跨科討論與治療是貫穿整個療程的重點,但這只是在醫師端的部分。病人端的部分,其最重要的就是耐心,通常這類治療療程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以及一定費用,要能熬過長期的矯正治療就是需要病人的配合度以及良好的醫病關係,這也是我長期所追求的部分。我認為這要靠一開始在治療設計的步驟就讓患者能完全理解,過程也要讓病人知道進度與接下來的步驟,定期的跨科醫師配合去增加信任感,以及讓病人看到自己的進步,這樣才能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得到正向的回饋,才能減少過程中辛苦的部分。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病人來評估的主訴是缺牙以及醫師建議。但從口內照片可以看到病人有牙周病的問題以及多顆牙齒缺牙以及傾倒歪斜等排列不齊問題,前牙部分則是深咬與暴牙並存。
經過資料收集與分析後所下的診斷是:骨骼性低角度的第二類型咬合合併前牙深咬,伴隨牙周病與多顆缺牙。建議治療方式為先治療牙周病,調整左側上顎側門齒牙冠長度減少咬合受力,並且拔除掉嚴重到無法保留的牙周病齒,再配合矯正縮小缺牙數量,並且將右側上下顎智齒強迫拉出作為有咬合功能的齒列。最後再配合植牙與假牙贋復進行全口重建。
由於跨科治療合併矯正治療的全口重建是屬於比較困難的案例,因此治療過程有做到模型分析排牙、骨釘置入、顎間橡皮筋以及牙周補骨及植牙手術等,整體治療時間四年八個月,其中包含植牙與假牙贋復治療時間。
經過三年的治療,患者的深咬以及暴牙有明顯改善,而最在意的外觀也因為病人的努力配合改善許多。
治療完成後,可以看到缺牙的空間全部填補起來,牙周病也控制得當。前牙暴牙與深咬的部分也明顯改善。
在本次治療過程中病人的配合度十分良好,而且完成後的回診追蹤維持器跟牙周清潔也表現得非常好。病人平時都居住在北部,但卻願意定期回診,能有這樣的治療效果也多虧他的努力。當然也很感謝他願意讓我跟大家分享他的經驗。祝福他未來事業蒸蒸日上、家庭圓滿、財源廣進~~